中元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为什么说中元节出生的人不一般,鬼节出生的人真的不吉利吗?想要了解更多内容,就关注易学大师真人算命网吧!
鬼节出生的人命运解析
鬼节,天降司命之神,此子大福大贵也!五阎王生日出生之人,皆为非凡之人。十五日生人,夫妻敬重,子孙刑克,强争好斗,破害前程,卅五之后方来馀庆,男者离租,他乡发展,平安之命。
人们对生死一直有忌讳,由于历史的演变,中元节又称作“鬼节”,因此,中元节出生的人一般被认为是不吉利的,生活上会遇到一些坎坷。
尽管这个节日的源起是为人们消灾解难,但在长期的演变中,它已经成了以祭祀先祖为主的节日,成了人们常说的鬼节。
还有一种说法,因为中元节源于道教中的天、地、水三官的说法,地官的生日即是中元节。地官为人赦罪,在这一天出生的人,因此这天出生的宝宝命运是好的,可以消灾解难。
中元节的起源:
中元节,即七月半祭祖节,又称施孤、鬼节、斋孤、地官节,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等。中元节由上古时代“七月半”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。
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,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“七月半”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,而被称为“中元节”,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。
道教认为七月半是地官诞辰,祈求地官赦罪之日,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,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,因此将七月半秋尝祭祖节称为“中元节”;佛教中称为“盂兰盆节”。
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,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,并且逐渐将“中元”固定为节名相沿迄今。中元节与上元节、下元节合称“三元”。
五格指的是姓名学中天格、地格、人格、总格、外格。 五格剖象法是目前较有影响的一种取名法。最初在公元1918年初,由日本人熊崎健翁开创,因此五格剖象法也称作"熊崎氏姓名学",其核心就是将人的姓名按五格剖象法来解释。 所谓五格剖象法就是根据《易经》的"象""数"理论,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的规律建立起的五格数理关系,并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,推算人生各方面运势的一种简易方法。对于姓名学的内容,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,给后代、子女取名时不妨参考;如果自己目前的姓名数理配置不理想,也没有必要去改户口本上的名字,可以用笔名、常用名去补救,原著上说,最常写、常用的名字对自己人生运势的暗示力最大。
五格计算方法: 1、天格:复姓,合计姓氏之笔画;单姓,再加假添一数。如司马光,司马是复姓,天格是5+10=15;李刚,李是单姓,天格是7+1=8。天格乃祖先留下来的,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。 2、人格,又称"主运",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,人一生的命运,均由此人格推断。其构成是姓氏最下字与名字最上字笔画数之和。如:刘江,人格数是15+7=22。司马懿,人格数是10+22=32。 3、地格:由名字全部笔画数构成,称为"前运",主管人中年以前的活动力。如是单字名,再加假添一数。如司马懿,地格数是22+1=23。刘江海,地格数是7+11=18。 4、总格:合计姓与名的总笔画数,主中年至晚年的命运,又称"后运"。如司马懿,总格数是5+10+22=37。刘江海,总格数是15+7+11=33。 5、外格:总格笔画数减去人格笔画数,如是单字名或单姓,再加假添一数。主管命运之灵力。如司马懿,外格数是37-32+1=6。刘江海,外格数是33-22+1=12。